一、WHY:企業為什么要推行績效管理?
創造利潤是企業永續經營之根本,而績效管理之根本任務就是如何讓企業更好的創造利潤。績效管理在企業中,具體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1、績效管理能有效的確保企業的戰略目標有效的落地;2、績效管理能促使企業內部流程再造;3、績效管理能提升管理人員之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;4、績效管理能打造企業文化,明晰員工工作方向,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,增加員工主人翁意識;5、績效管理能體現企業內部管理水準,其輸出結果能為相關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。
二、WHAT:什么是績效管理?
1、創造價值、評估價值和分配價值是績效管理之全部內涵,故績效管理亦謂;價值管理。
2、績效管理之根本任務就是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達成,從此層面上講,績效管理亦謂;目標管理。
3、績效管理是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為了達到組織和崗位目標,共同參與的績效計劃制定、績效輔導與溝通、績效考核與評估、績效結果反饋與應用之循環過程,其目的就是持續提升組織和個人績效,所以說;持續改善是績效管理之精髓所在。
4、績效管理包含四大體系(;PDCA):目標管理體系、績效指標體系、績效考核體系、結果運用體系。
所以說績效考核不等同績效管理,績效考核只是績效管理的一個節點;而績效管理是一個循環且不斷提升的管理過程。
三、WHERE:企業績效管理從何入手?
常言道:;思想決定態度、態度決定行為、行為決定習慣、習慣決定結果,我認為:績效管理要得到好的結果,關鍵要看大家有什么的態度,所以企業績效管理從何入手,必先修煉其心態,以下就從八大心態簡述之。
1、尊重之心:尊重不但是種心態,更是一種美德;管理者應像尊重自己一樣尊重員工,始終秉持一種平等的心態;員工潛能的有效發揮始于尊重!
2、期望之心:常言道:;不怕做不到,就怕想不到,想讓員工的潛能不斷被激發與釋放,管理者就必須采取恰當的方式,讓員工持續的獲取你的期望。
3、合作之心:組織績效的達成,依賴個人績效的實現;績效管理的過程,就是管理者與員工共同努力,實現共同目標的過程;所以在績效管理的過程中,管理者與員工之間更多體現的是一種工作伙伴關系。
4、服務之心:組織績效目標的達成,依賴于個人績效目標的實現,在此實現的過程中,管理者應協助、服務于員工,較大限度的提高其業績。從此層面上講,管理者就是員工服務的供應商。
5、賞識之心:贊美與賞識既是一種激勵,也是一種成就;在員工做得優秀的時候,管理者不要吝惜自己的贊美與賞識。
6、授權之心:授權賦能、合理分工既是管理者的職責所在,也是正確管理的必備要求。
7、分享之心:分享既是一種學習態度,也是一種管理方式。通過分享,能形成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互動關系,從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。
四、WHEN:什么時候實行績效管理?
績效管理是一個循序漸進、持續改善和循環不斷的過程,她伴隨著企業管理的全過程,無時不在。
五、WHO:誰是績效管理的主人?
在以往績效管理推行過程中,常聽到這類的抱怨:;績效考核與我們無關,都是領導的事情、;部門工作任務很重,讓人力資源部處理就好、;專業工作就讓專業人士去干就好了!等,殊不知:員工自己就是績效管理的主人。
員工在績效管理過程中的角色是:既是績效管理的主人,又是績效管理的實踐者。
管理者在績效管理過程中的角色是:;三者角色前期推動者,中期輔導者,后期反饋者。
人力資源在績效管理過程中的角色是:;三員角色前期教練員,中期監督員,后期分析員。
六、HOW:績效管理推行應具體哪些條件?
績效管理推行應具備的條件是全方面的,但我個人認為以下的條件是必備的。
1、合理正確的組織架構、明確清晰的戰略規劃、準確完整的崗位職責;
2、組織內部管理和業務流程是明確、規范的;
3、高層的大力支持、中層的融會貫通、基層的積極參與;
4、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團隊。
七、HOW MUCH:如何衡量企業績效管理推行效果?
衡量組織和個人目標達成情況之指標選定,應從平衡計分卡(BSC)四個緯度去考慮;同理,要衡量企業績效管理推行之效果亦然。
1、財務:人均毛利增長率、單位人力成本毛利增長率等;
2、內部流程:績效管理體系文件優化率、公司內部制度與流程再造達成率、績效激勵方案編制及時率等;
3、客戶:員工滿意度調查、員工申訴率控制等;
4、學習與成長:績效管理培訓達成率、績效等級分布控制合格率等。




